10月正向我们缓缓走来,对于许多人而言,10月是国庆与中秋联袂呈现的8天小长假,令人期待;而对于跨境人而言,10月是即将生效的17号新规,令人惴惴不安。
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出口监管新规"的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25年第17号公告将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跨境出口行业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
风雨前夕,整个跨境圈都在讨论这个10月新规,不少从业者内心也难免忐忑,特别是传统"买单出口"的行业生态将彻底被改变,不提前做好准备,心里还真没底……
买单出口 跨境隐患暗藏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初期,许多中小卖家由于缺乏进出口资质和税务知识,普遍采用"买单出口"模式完成货物出境。
这种模式指的是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报关单证,以他人名义办理出口手续,实现货物报关出境——简单理解就是"蹭证"。
"市场上代理公司那么多,随便找一家就能搞定报关,我们都这样操作好几年了。"一位从事服装出口的跨境电商卖家表示,这种做法在行业内相当普遍,毕竟操作简单粗暴,也让这种行为一度成为行业"标配"。
"进出口权那么难搞"、"反正大家都那么干"、"法不责众嘛,又没多大事"……不少卖家的自我心理安慰,也让买单出口十分盛行,毕竟它极大降低了中小卖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避免了复杂的进出口资质办理和税务处理流程,然而这种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
从国家税收角度看,买单出口导致大量出口退税流失,造成国家税收损失;从行业监管角度,这种模式使海关、税务等部门难以掌握真实的贸易数据,影响宏观政策制定;从企业自身发展看,缺乏合规的出口记录和退税凭证,使卖家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融资扩大业务。
税收事关国之大计,这也让国家动了真格,要让每一件出口商品都找到真正的"主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卖家长期依赖灰色渠道注定无法做大做强,所以不妨认真研究下政策,跟着国家号召走,一起"再创辉煌"。
新规三板斧 看懂新变化
跟随小A一同解读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新政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实名申报、责任明确、违规重罚"。新规要求代理出口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必须同步提交"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这意味着报关单上的信息必须如实反映实际货主,彻底杜绝"挂名出口"现象。
小A也总结了下新规的三板斧,希望可以帮助卖家更好理解——
第一板斧是信息报送实名化:实名制来了,代理企业需要提供委托方的准确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出口商品名称和金额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批出口货物都能追溯到实际所有者,就像现在寄快递也要实名制一样,出现问题能快速精准到人。
第二板斧是税收责任明确化:如果代理方未如实报送委托方信息,将被视为自营出口,需按全额出口货值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责任到人,不存在模糊区间!这一规定也直接击中违规行为的要害——经济利益。本来就是为了赚点钱,现在钱没赚到,还得搭上点,这谁能干?
第三板斧是违规处罚严厉化:如果还敢继续违规,说明罚得还不够狠!违规企业不仅面临货物价值5%-30%的罚款,还可能被下调信用等级,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多重惩戒措施也形成了足够的威慑力,毕竟这代价可不是闹着玩的。
综上而言,新规主要就是实名申报强制化、违规处罚严厉化,旨在终结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灰色操作,明确"谁出货、谁纳税"原则,这也覆盖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多种代理模式,不光卖家要慎重,相关代理商、服务商也要悠着点了。
洗牌加速 合规迫在眉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