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3年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一方面疫情松绑整个行业开始"回暖",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电商获客成本攀升,越来越多从业者认为跨境电商已经告别野蛮生长,回归理性。
在行业行进的转折点,多渠道经营和品牌化已经逐渐成为两种不可忽视的趋势,那么如何顺应趋势在多渠道经营的模式下成功实现品牌化?大卖的辉煌时代会过去吗?AIGC技术又将为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哪些新的可能?
36氪携手蚂蚁集团旗下万里汇(WorldFirst)特别企划《万里汇氪厅》栏目,邀请了三位跨境电商领域资深大咖,万里汇全球跨境电商业务总经理丁岩松、飞书深诺电商品牌负责人李纯妮、店匠科技联合创始人李俊杰做客直播间,从品牌化与多渠道的新趋势出发,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圆桌对话。

在这场圆桌里,我们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
1、2023年过半,全球疫情松绑后跨境电商真的迎来"回暖"了吗?
2、多渠道经营和品牌化为什么成为当下跨境电商的共识?
3、中国品牌出海都要面对哪些困难?
4、从传统的大铺货到做品牌,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流动趋势吗?
5、随着海外隐私条例越来越严格,跨境电商在用户营销上有哪些新出路?
6、AIGC技术未来对跨境电商行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7、现在入局跨境电商,哪些海外新兴市场机会更多?
Part 1 跨境电商回暖了吗?
36氪:2023年过半,全球疫情松绑后跨境电商真的"回暖"了吗?大环境变化在行业内部有产生什么新的趋势吗?
李纯妮:过去三年疫情为跨境电商带来了一定的转机,全球各国在电商平发力,大家都能看到很大的增长趋势,这个过程中间存在机遇,也有存在挑战。机遇的部分在于像我们国家给了很多激励的政策,导致很多的跨境的商家其实有了很多增长,挑战的部分比如说在物流上面,在价格方面,在很多建站的体系搭建中间。至于回暖,我觉得现在下这个结论还有点尚早。
比起2022年来说,我们自己看到的一些数据表现上,各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的。主要是从疫情之后,人们消费的习惯和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从一个产品导向的销售模式,转换成了一个需求导向的模式,一些过去没有被关注的品类,例如家居、健身(用品)等在家里环境中的品类出来了。
第二大特点是买家更关注服务体验了。以前可能没有发展到一定要卷服务的程度,先把货先卖到你的手上,可能凭借价格取胜就ok,现在对于商家的要求就更进一步地提高起来。
丁岩松:咱们说"暖"的参照系是什么?如果是去年,尤其是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觉得现在的状态肯定要比那个时候要好很多。但要达大家预期,我感觉可能还是差一点。因为在今年年初,我们也走访了大量的客户,然后客户相当一部分还是比较谨慎乐观的,但现在可能偏谨慎多了一点。
其次这个暖也要看周期,在大周期下面我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我觉得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简单的钱、容易的钱可能都被挣了,大家得练内功了,那这个背后其实就是精细化运营,看你对于数据的运用,对当地民俗是不是特别清楚。因为很多品类其实跟当地的文化其实是息息相关的。那这些东西可能到了一个所谓的深水区吧,纯粹的搬运行的模式可能会受到相当大的挑战,大家都要尝试去给自己增加更多价值。
李俊杰:我其实发现这里面机遇是很大的。因为全球疫情加速了从线下转线上的消费场景的转变,线上的消费产品变得越来越多,从平台的货架电商,再到可能有自己的品牌的独立站点,这个逻辑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其实新兴的市场,大家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像拉美,然后像东南亚,以及最近我们合作比较多的中东,市场是非常大的,而且潜力一直在往上走。对这些地方是相对偏蓝海的,还是有机会的。
我觉得这种趋势是一个升维,原来是一个货架电商,现在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兴趣电商。原来货架我只要有商品,只要有好的履约服务,就能卖出去。但现在是一个货找人的阶段,通过一个好的营销场,比如Facebook、谷歌等大家关注的一些平台,大家花时间的地方去推广商品。货找人的方式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这是革命性的转变。
Part 2 多渠道与品牌化是新拐点吗?
36氪:目前跨境电商业内有两个趋势不能忽视,一个是多渠道经营,另外一个就是品牌化。为什么大家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产生了这种共识?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丁岩松:我觉得还是可能跟卷有关系,如果看咱们传统的实体经济,就拿日常的一些商品来说,比如你很难想象可口可乐是单渠道运营的,不太现实。可口可乐的产品价值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进行发挥和传播,那渠道之间它肯定有相应的性价比,或者说在它的ROI的计算当中肯定有个投入产出比的。
在过去历史上,其实作为一个跨境卖家,从最早的那个几个大的平台开始做,性价比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卷,可能某些平台的性价比产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卖家他就要去想有没有其他的渠道可以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当中其实也包括了独立站。我不认为应该要么做独立站,要么做平台,它不是一个互斥的逻辑。
我觉得今天多渠道的ROI投放,其实就是进一步精细化,就是做业务也做得更加精细化了。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平台,这些平台也很难完全忽视,它们的平台政策、平台定位可能都会在调整的过程当中,有动作就会有反馈,卖家就会有产生一定的反馈。大家在百花争鸣,个人觉得这其实不是件坏事。
李纯妮:我觉得多渠道这件事情也不应该跟品牌单独的分开看,它是整体的,对我们来说是right people, right message,right channel,其实哪一条都不可以单独来看。
另外做品牌这件事情,脱离时间这个维度去说它就很苍白。其实跨境电商尝试这两件事也有一段时间了,飞书深诺做跨境营销也已经有十年多了,我们也是看到很多的中国卖家,对某些渠道并不是说他一开始不想做,而是它可能不在能力范围内。当他还在温饱线上的时候,他可能没有精力去考虑一下子扑到那么多的渠道,那就会先把已知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渠道先打好,比如说他们会选择先去Facebook,先去Google,覆盖到他最大的的目标人群的地方去打。
我觉得做品牌没有什么一定要做或者不做,而是看你整体的战略目标到底是什么。追求短期套利,要卖货,跟要做一个长期做品牌,要做成一番事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选择的这个路径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一切取决于你目前现有的现状,你的条件适合怎么做。
李俊杰:我是非常认同这个逻辑,还是一个老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其实所有的渠道都有它的特性,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用户群体,然后甚至有多国家多品类,不同类型的年龄层的消费者,其实是在满足更多元的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也发现,其实最近也聊了很多的卖家也存在这种趋势,它是不可逆的,会有越来越多人往里面走。
现在这个时间点,为什么多渠道的方式会被大家所熟知?我觉得还是乐观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其实有在变多,千禧年后的卖家其实都是长在互联网上面的,所以大家的消费习惯都是在网上的。所以能看到商机多了,那平台自然也会多,我觉得更多是这个逻辑。
消费者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得到我,我随时随地都能买到,这是一种消费体验,也是多渠道经营的一种优势。因为讲品牌其实它最大的优势就对你这个商卖货有什么好处,核心就是卖家首先你不用投广告,或者说你投广告的这个成本会相对比较低。
另外一个维度是消费 者买到这个东西之后,他获得了愉悦感,他买到的不单单是一个商品而已,他有情感的价值。这两个其实跟多渠道运营有一个很大的直接关系。平台能够赋予的就是一个消费者体验,那从我们自建渠道这种独立专业角度,更多是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情感上面的价值。
36氪:做精细化运营也意味着要匹配更多的人,通过多渠道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在这种趋势下,服务商是如何给跨境卖家提供更多渠道运营的方法的?
李俊杰:原来只针对单一渠道做单一的事情,技能点可能就是一个方向的。但是当他要做多渠道的运营,特别是从原来的第三方的平台,做到独立站,他需要的技能点维度会变得越来越多。那我们作为一个提供技术驱动的角色,能在商流里面帮助他们做更好的这个运营分析,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个就是能够让他在经营里面做得更加高效,现阶段我们要帮他做数据分析,要帮他做市场调研,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另外还有就是对接更多的生态,像飞书,像万里汇其实我们都是一个很合作很久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有在一起为客户做服务,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多了,我们这个服务行业也变得更加卷了。
丁岩松:我觉得行业其实现在已经很细分了,大家都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生态是比较丰富的。最后大家的目的是很简单,我们希望卖家能顺风顺水,希望能够卖国货扬国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大家都是一条战线的,我们万里汇在支付方面是很专业的,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就需要其他伙伴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了。
我们有个叫全球远航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初衷其实就是想打造一个生态的概念,帮助我们的卖家降低他们的选择障碍、对接障碍,以及认知障碍。我们把在我们生态里面,我们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一起带到卖家面前,大家一起添砖加瓦,做成这个事的概率就会大幅上升。
李纯妮:我们大概总结出来了跨境电商出海的三大核心竞争力,简单归纳就是产品竞争力、销售竞争力,以及你后续的运营竞争力。飞书深诺集团把我们的业务模块也分成了三大子品牌,营销只是中间的一环,我们公司整体的发展也是顺应了这个趋势。
36氪:品牌这个词很多人很容易非常简单化地理解,我一个产品有我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就叫有品牌了?我想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中国品牌出海,往往都要面对哪些具体的难点?
李俊杰:做品牌它不是自说自话,它一定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另外提到品牌建设的难度,品牌是要很长周期沉淀的,我们面对卖家先会告诉他,首先你先把货卖好,做好你的产品,第二个你要做好精细化的运营,第三个你要把你的渠道铺设得更好。这三件事情做好之后,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你才有可能会让你的消费者认可你,你的复购率高起来之后,消费者愿意回来记住你,这时候你才形成了忠实粉丝,忠实粉丝奠定了你品牌的基调。
丁岩松:大家能想到品牌,比如可口可乐,它肯定是个品牌,但是可口可乐是美国的饮料,made in US代表了美国的一种文化,那这个是不是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品牌?所以说当我们说中国品牌出海,在宏观上来讲,任何made in China的我认为都是中国品牌出海。因为这个在大逻辑下面,这些都是代表了我们一些文化,我们的一些价值观,以及代表我们的一些生产工艺,以及我们整体的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2023年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一方面疫情松绑整个行业开始"回暖",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电商获客成本攀升,越来越多从业者认为跨境电商已经告别野蛮生长,回归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1483727.html
"黑五网一"最畅销的玩具是哪些?:https://m.ikjzd.com/articles/135919
如果你有低价货源,千万不能错过这个美国平台!:https://m.ikjzd.com/articles/135921
脸书币复活!天秤币协会更名为"Diem" ,或将明年1月发行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https://m.ikjzd.com/articles/135922
年销过亿的大卖:现在是布局亚马逊的黄金时刻:https://m.ikjzd.com/articles/135923
重磅!"美国制造"电商平台空降!中国卖家销量或受影响:https://m.ikjzd.com/articles/135924
扎心!补仓被退 货船出事 尾程瘫痪...物流困境下的应对策略:https://m.ikjzd.com/articles/135925
csa认证是什么:https://m.ikjzd.com/w/904
布谷:https://www.ikjzd.com/w/816
询盘:https://www.ikjzd.com/search?keyword=询盘
热烈祝贺健身器材大卖 —— 康力源6月14日于创业板敲钟上市 :https://www.kjdsnews.com/a/1483726.html
万里汇氪厅|跨境电商回暖,品牌化与多渠道是新拐点吗?:https://www.kjdsnews.com/a/148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