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星期四

粮食战争:霸权支柱背后的隐秘武器

编者按: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与化肥输出国,俄乌战争带来的化肥禁运以及对乌克兰春耕的影响,让全世界都可能面临新一轮粮食危机。

对此,我们重新整理了我们在2020年制作的关于粮食危机的视频和图文内容,希望可以为各位理解当下全球与我国的粮食问题提供参考。

除了能装90架舰载机的核动力航母和印刷成本只有5~20美分/张的绿色钞票,美国控制全球的方式还有一种:粮食。


上溯到二战刚结束那会儿,粮食短缺是全球普遍现象。当时法国每人每天只能领取两块面包,英国直到1949年还在实行面包、马铃薯和糖果的配给,而整个欧洲更是有数百万人饱受饥饿折磨。此时,附带政治条件的粮食援助,便成为美国的重要地缘政治手段。

在欧洲,美国把粮食以赊账的方式提供给法国和意大利,以免其倒向苏联。在南亚,巴基斯坦一遭旱灾美国立刻给予粮食援助,听起来充满人道主义的光辉,但主要目的是钳制苏联南下。而隔壁的印度就没那么幸运,因为它在当时反苏战略里的重要性要小得多。

1954-1956年,粮食援助占了美国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不过要想吃美国人的饭,就不能砸美国人的锅。在苏联解体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几乎一颗米都没捞着,而通过以粮食援助这种手段,美国既稳定了其在东西半球的基本盘,也收获了一批抱大腿的小弟们[1]。

当然,随着战后经济复苏,自己能吃饱饭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国的粮食武器也紧贴潮流,持续迭代更新。从冷战开始至今,粮食武器一共迭代了三次。



01 | 粮食武器1.0:塑料友谊+联合禁运

YCCHUHAI 




所有武器的1.0版本,通常都是简单粗暴,粮食武器也不例外。

1973年,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宣布了一系列石油禁运措施,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一年内翻了近4倍,这导致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美国在危机爆发后,给汽车加油都得凭票。为了避免被阿拉伯人"卡脖子",美国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最大的产油国——苏联。

▲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定量配给的加油票


当时,石油已经成为苏联撬动欧洲地缘政治的一把利器,但老大哥却有一个致命弱点:缺粮。

1972年,1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50个人,但1个苏联农民只能养活7个人,排队买面包是苏联人民生活的常态。为解决粮食问题,苏联政府用核弹修过水库,也发动过群众垦荒,还尝试了给集体农庄放权,但都收效甚微。长期以来,苏联人的吃饭问题一直依赖于进口。    

70年代初美苏关系缓和,两国粮食贸易重启。于是美国找到苏联:反正大家都被卡脖子,不如你低价卖我石油,我低价卖你粮食。

这笔交易看似对美苏是双赢,但其实阴了苏联一刀。当时苏联正和阿拉伯兄弟如胶似漆,突然跟美国人做生意,无异于公然跳反背叛盟友,在中东多年的经营也将功亏一篑。

但率先翻车的反而是美国人:美国的石油只能从苏联买,苏联的粮食却可以从别的地方买。由于全球谷物价格上涨,不光亚非拉兄弟"支援"苏联,连美国的铁杆盟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纷纷把粮食往苏联卖,资本主义阵营的塑料友谊瞬间坍塌。石油短缺的问题没解决,美国国内的农场主还因为出口下挫怨声载道。

骑虎难下的美国只好放弃了"粮食换石油"的思路。第一轮的交锋,美国人铩羽而归。

苏联1979年侵略阿富汗之后,全球纷纷谴责苏联,连莫斯科奥运会都被60多个国家抵制。苏联自己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内大旱导致粮食减产1/5。于是,苏联政府计划向美国进口2500万吨粮食应急,这让美国人喜不自胜,打算再次举起粮食大棒教训教训苏联。

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吸取了失败教训,先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盟友统一了思想,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联合禁运"。结果一通操作下来,苏联接下来两年里的实际进口粮食仍然高达3120万吨,只比计划少了10%。美国农业部的报告也直接打脸:禁运仅仅让苏联饲料供给下降2%,而对肉类消费更是几乎没有影响[3]。

背后的原因在于,所谓联合禁运,本质上面临一种囚徒困境:粮食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为了市占率,出口国间存在激烈竞争。只要有任何一方打破协议偷偷卖粮,不仅可以卖个高价钱,还能增加市占率,所以参加联合禁运的国家,都有打破协议的动机。

事实也的确如此,真正落实禁运的只有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嘴上答应,实际上运往苏联的粮食从来没断过,而农业大国阿根廷干脆压根不理会美国的呼吁,在禁运中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更加过分的是,作为长期小麦净进口国的西班牙,为了薅一把社会主义的羊毛,硬是勒紧裤腰带憋出了80万吨粮食卖给苏联,让苏联老大哥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充分感受到了国际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一番联合禁运搞下来,先崩盘的反而是美国国内:由于预期到大旱可能导致苏联粮食需求飙升,美国农民人人都想趁机薅一把羊毛,早就开始贷款种地,逆势增产。但这部分需求因禁运骤减,使美国谷物一下生产过剩,价格大跌。贷款压力让许多农民濒临破产,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对政府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卡特总统黯然下台。

1981年,里根接过白宫的位置,成为新任总统。作为一名反共急先锋,里根在演员生涯时期就曾监视好莱坞里的"破坏分子",还和老婆一起组织过针对共产主义的反渗透。结果里根上台后没多久,就因为想争取农业州的选票,马上废除了对苏联的粮食禁运。

美国对苏粮食禁运的两次失败,预示着第一代粮食武器日渐式微。这一代粮食武器有两大特点,第一是"不听话就没饭吃",第二是"国对国"。伴随70-80年代跨国供应链兴起,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与分销开始从同一国分散到若干国家,粮食战争的攻守双方也从国对国扩展到企业对国家。



02 | 粮食武器2.0:知识产权+产业补贴

YCCHUHAI 




1996年,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阿根廷想到一个还债的新点子:卖大豆,转基因的那种。

当时,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球范围内大豆需求的激增,大豆产业"种到就是赚到"。为了增产,阿根廷开始求助于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Company)。后者的拳头产品就是越战期间臭名昭著的"落叶剂"——一种通过让树叶凋零来使游击队无处遁形的剧毒化学物质。

▲在越南喷洒"落叶剂"的美军飞机,1973年


越战结束后,孟山都先是靠"农达"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大赚一笔,随后又研究起了生物科技,尤其是转基因技术。他们开发出的转基因作物不受自己研发的"农达"除草剂影响,"农达"除草剂与"抗农达"转基因作物配合,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产量。

1996年,得到阿根廷政府授权后,孟山都通过阿根廷本土种子企业Nidera作为带路党进入阿根廷,它并不直接卖种子给农民,而是通过这些本土代理商间接卖给农民,自己从中赚取特许费。孟山都本来还打算再收一笔专利费,但因为阿根廷法律限制,迟迟没能成功。

由于不需要缴纳专利费,阿根廷大豆的生产成本几乎是美国同行的1/3,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阿根廷农民纷纷改种转基因大豆,并偷偷在黑市出售转基因种子。

对于阿根廷农民的违法行为,孟山都看在眼里但没放在心上,甚至有意放任黑市买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因大豆很快就占了阿根廷所种大豆总量的75%,阿根廷自己也迅速跻身全球三大大豆种植国之一[2]。农场主赚到了钱,政府有了外汇还债,孟山都扩展了市场份额,消费者吃到了廉价农产品,一桌麻将四个人全赢了。

三年后,眼看韭菜长得差不多高了,孟山都掏出了镰刀。


1999年,孟山都再次提出向农户收取转基因大豆种子专利费,再次被阿根廷政府拒绝。不过这次跟孟山都一起来的还有平克顿(Pinkerton)侦探公司,后者曾因为阻止过一次对林肯总统的刺杀而声名大噪,他们如今的目标是,收集阿根廷农民侵害孟山都知识产权的证据。             

▲平克顿侦探公司海报

公司slogan为"WeNever Sleep(我们从不睡觉)"

平克顿公司的"基因侦探"们经过一番乔装打桩,或混入田间地头,或打入群众内部,或在小镇安插眼线收集农民的活动信息,或装作统计人员堂而皇之敲开农户的家门收集资料,或混进种子销售公司和生产合作社,但凡发现农民使用了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种子,立刻偷偷拍照或录像取证[6]。

证据收集到位后,孟山都这次没有起诉阿根廷农民,反而对身在英国、丹麦、荷兰等阿根廷大豆的欧洲买家提出诉讼,要求它们替阿根廷缴纳专利费。紧接着,欧洲买家对阿根廷大豆的需求大幅减少,大量阿根廷豆农损失惨重。

虽然阿根廷政府十分愤怒,但在过去几年孟山都的冲击下,阿根廷的本土种子与化肥企业早已批量倒闭,全国90%的大豆田用的都是孟山都的种子,如果不想赔钱,就只能全刨了重新种。最终,阿根廷政府被迫屈服,不仅向孟山都支付了"技术补偿基金",还允许它在阿根廷申请专利。


不到十年时间,孟山都就凭借转基因技术从阿根廷大豆产业的外来户成为了最重要的参与者。有意思的是,虽然孟山都表面上是家民营企业,但它和美国政府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来源:潘玢渠[6],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第二代粮食武器是一套组合拳,除了对外的知识产权大棒,还有对内的大规模产业补贴:1985年,美国颁布《农业法案》,对农业的巨额补贴由此拉开帷幕,同一年曾把稻米价格直接从每公斤16美分被砸到了8美分。泰国农民每种一吨粮食要倒贴80美元,美国农民则要倒贴140美元[11]。


只不过,美国农民有补贴兜底,泰国农民却只能停产卖地。2005年,愤怒的泰国稻农包围了美国驻曼谷大使馆,抗议美国对泰国稻米市场的倾销。但这种抗议不过以卵击石,因为全球贸易规则本身就是美国制定的。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和IMF一手四处安利"通过自由贸易实现粮食安全",一手取消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援助和补贴,改成只有对方开放市场才能得到贷款援助。这两手操作让各国被迫打开农业市场,廉价的美国农产品得以像潮水般涌入他国国内,迅速将本国农业逼入绝境。

虽然美国常抨击他国产业补贴扭曲市场,但补贴起自家农业只能说丧心病狂,除了玉米、水稻、小麦这些基本作物,高粱、花生、棉花也在补贴之列,甚至种向日葵也能拿补贴。

      

▲2004年,因担心美国对泰国的农产品倾销,泰国民间爆发反对FTA(自由贸易协定)的抗议活动,海报里右为小布什,左为当时的泰国总理他信。


如果说第一代粮食武器是"不听话就不给饭吃",那么第二代粮食武器则让美国直接把别国的饭碗抢到了自己手里。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中,拦在美国人面前的,似乎只剩下老天爷了。



03 | 粮食武器3.0:农业保险+农业期货

原文转载:http://fashion.shaoqun.com/a/1027275.html


凯马特:http://www.ikjzd.com/w/3405
aca:http://m.ikjzd.com/w/1371
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http://www.ikjzd.com/articles/11682
汇通天下:http://m.ikjzd.com/w/2055
亚马逊反垄断调查在新 FTC 老板的领导下加速推进:https://m.ikjzd.com/articles/160087
肯德基联名玩具"可达鸭"爆火,跨境卖家的机会来了吗?:https://m.ikjzd.com/articles/160074
Lazada卖家如何改善和提升店铺流量:https://m.ikjzd.com/articles/15762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