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做竞品分析,有些人做出来的报告厚厚一本,但看完还是不知道怎么行动。有些人就几页纸,却能直接指导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
差别在哪里?不在于分析得多全面,而在于分析得多清晰。
先搞清楚三个核心问题
01
很多人做竞品分析就像无头苍蝇,看到什么数据就收集什么,完全没有方向。我刚开始也这样,花了一周时间做了个50页的灯具竞品分析,包含价格、评分、关键词、图片质量等十几个维度。
结果呢?看完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切入市场。后来我意识到,竞品分析其实就是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他们凭什么能卖好?第二,他们的薄弱环节在哪里?第三,我有什么机会能做得更好?
围绕这三个问题,我把分析重点放在了三个维度:产品定位(目标用户群体和核心卖点)、用户体验(从评论中提取真实反馈)、市场空白(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这样一来,分析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了。
每收集一个数据,我都会问自己:这个信息能帮我回答上面三个问题中的哪一个?如果答不出来,就不要浪费时间。有目标的分析才是有价值的分析。
用对工具,效率提升十倍
02
思路清晰了,接下来就是工具的问题。手工分析真的太低效了,而且容易遗漏关键信息。
上个月分析Lunch Bag这个品类,我试了一下Shulex VOC AI的竞品分析功能。操作很简单:输入关键词"Lunch Bag",选择要分析的竞品数量,点击开始分析,大概10分钟就出结果了。
这个工具厉害的地方在于分析维度特别全面。基础信息像商品名称、价格、星级、评论数这些不用说,关键是它能深度分析用户行为:消费者画像、使用时刻、使用地点、购买动机、产品体验、正向观点、负向观点,甚至还能提取出未被满足的需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