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星期二

跨境电商资讯:全球征税潮,亚马逊自发货凉


2025年的跨境电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税收风暴。

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欧盟、日本也开始跟进,七个G7国家中已有六个对低价值中国商品征收消费税或关税。这不是单纯的政策调整,而是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重构。

卖家群里哀声一片:"以为跑得够快关税就追不上,没想到从美国到日本再到欧洲,到处都在加税。""交的不是税,是分手费,再见了欧美市场。"

这些情绪化表达背后,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现实困境:自发货模式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


01

税收包围圈是怎么形成的

回头看,2020-2023年的免税政策其实是个历史异常状态。疫情期间各国为了保障消费者购买力,对小额包裹网开一面,意外催生了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

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开始算账了。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de minimis规则(800美元以下免税)进入的包裹超过10亿个,其中80%来自中国。这个数字让美国政府意识到,免税政策已经成为税收流失的重要原因。

欧盟的情况更典型。2021年7月取消22欧元免税额度后,虽然增加了税收,但也推高了物流成本。现在进一步收紧政策,本质上是在用税收手段重塑贸易流向。

日本的动作最让人意外。一直以来,日本市场对中国商品相对友好,但面对本土零售业的压力,也开始考虑征税措施。

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具体表现。


02

自发货模式的死穴暴露了

说实话,很多卖家对征税的反应过于激烈,但这个冲击确实是致命的。

自发货模式的核心优势就是成本低、反应快。一个义乌的小商品,成本2块钱,卖到美国15美金,即使扣掉物流费用,利润率依然可观。但加上关税后,这个商业模式的根基就动摇了。

我接触的一个做饰品的卖家,产品均价在10-20美金之间,免税时代净利润能达到40%。现在美国要征收25%的关税,再加上各种合规成本,利润空间直接腰斩。

更要命的是时效问.........

2025年的跨境电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税收风暴。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欧盟、日本也开始跟进,七个G7国家中已有六个对低价值中国商品征收消费税或关税。这不是单纯的政策调整,而是全球贸易格局的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2189323.html

全球征税潮,亚马逊自发货凉了 全球征税潮,亚马逊自发货凉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